10月31日,第二十五届中国美食节暨第二届闽菜美食文化节、首届(福州)佛跳墙节在福建福州隆重举行。本届美食节以“培育新质生产力 促进新闽菜发展“为主题,展现了闽菜在传承与创新中迸发的新活力。中国饭店协会外卖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史晓明就外卖行业发展趋势等话题接受了央视网专访。
提问:《中国餐饮业数字化发展报告(2024)》指出,餐饮行业在整体面临挑战的情况下,外卖业态依然展现了强劲的增长潜力。您如何看待外卖在当前餐饮市场中的增长趋势?外卖的快速发展对于整体餐饮业的数字化转型有何推动作用?
史晓明:餐饮行业作为360行中的一行,必然会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而变化。尽管当前餐饮行业整体面临挑战,但外卖领域仍保持着强劲增长势头。从数据来看,2018年到2022年,外卖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目前外卖业务已占整个餐饮市场约五分之一的份额。
这种增长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网络外卖平台的助推,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消费者习惯的改变,外卖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3年12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外卖用户已达5.45亿,相当于中国网民数量的一半。
在推动餐饮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外卖扮演着核心引擎的角色。尽管外卖看似是从餐饮行业中衍生出来的,但它实际上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从诞生之初就走在数字化前列。从2013年互联网外卖兴起,到2018-2019年新媒体崛起,外卖首先教会了餐饮人如何通过互联网获取流量。现在,很多餐饮企业正把通过外卖积累的数字化运营能力转化为线下服务,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更多客源。
提问:《绿色外卖管理规范》国标中对外卖行业的绿色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标准。您能否分享该标准出台的背景及其对推动外卖行业绿色发展的意义?
史晓明:正是中国饭店协会积极推进并促成了《绿色外卖管理规范》的出台,是响应国家绿色化、减量化发展要求,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等政策的重要举措。它不仅为行业提供了明确的绿色管理标准,更推动了外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外卖从诞生之初就面临着不环保等质疑,但它也是迭代最快的行业之一。回想几年前常见的白色泡沫盒,现在已被更环保的包装取代。在政府倡导、企业响应和供应链支持下,玉米纤维、竹浆等环保材料的应用已十分普及。
平台也在积极行动,推出绿色商家标识,通过流量支持等方式鼓励商家采用环保包装。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年轻消费者对环保和健康格外重视,这种消费理念正在倒逼行业不断升级改造。如果商家的包装材料不够环保,很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提问:第四届中国外卖节汇聚了行业精英,旨在激发外卖产业的新生产力。您认为本届外卖节在行业内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与以往相比有哪些新的亮点?
史晓明:外卖节的举办体现了行业的蓬勃发展。外卖已经不再是单一的餐饮配送服务,而是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餐饮品牌、包材企业、原材料供应商、代运营商、共享出行等多个领域。现在几个主要平台都已经开始称自己为“生态”,这说明行业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本届外卖节的亮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绿色主题为引领,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二是通过会议论坛、展览展示、标杆引领、战略规划四大核心环节,共谋行业发展新路径;三是举办CHA外卖环保卫士创新赛,推动包装革新;四是推进“爱新餐”项目在更多城市落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外卖节在福州举办具有特殊意义。福州不仅是佛跳墙的发源地,更创造了独特的“福州模式”。这种介于直营和加盟之间的合伙模式,被一些企业成功采用,既保持了连锁扩张的速度,又能维持直营模式的品质管控。
提问:外卖业态在推动餐饮业数字化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仍面临环保压力、食品安全、平台合规等挑战。未来外卖行业应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史晓明:这确实是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技术赋能和跨界合作等方式来应对。首先是完善法律法规,为行业发展提供规范指引。其次是加强行业自律,我们每届外卖产业大会都特别强调绿色外卖、健康外卖的理念。
而在技术赋能方面,则要充分利用智能化技术提升食品安全和配送效率。在跨界合作方面,要加强与环保材料供应商的合作,推广可降解包装。此外,平台企业也在不断完善管理机制,通过各种措施提升配送安全性和规范性。
最重要的是,环保和健康已经成为外卖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消费者越来越重视这些方面,能够提供环保、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外卖服务的品牌才能获得长期认可。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发展方向是明确的。我们相信,在各方努力下,外卖行业一定能走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