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提振消费相关政策,真实反映中国住宿餐饮业市场消费情况,以数据引导促消费政策精准发力,为行业发展提供可参考性建议,中国饭店协会每月公开发布“中国饭店业消费指数体系”,包含“中国住宿业消费指数(China Hotel Industry Consumption Index, HCI)”与“中国餐饮业消费指数(China Catering Industry Consumption Index, CCI)”,欢迎关注。
本篇发布的是“中国餐饮业消费指数”。
一、指数总体结果:金秋迎来强势增长,假日与活动协同赋能
2025年10月,中国餐饮业消费指数(CCI)为103.9,环比9月增长14.6%,实现迅猛回弹,并超越5月基期水平。客单价、客流量、订单量及信心指数环比均出现明显增长。10月全国迎来中秋国庆假期,旅游市场持续火爆,有力带动餐饮消费。同时,凉爽宜人的气候也为大型活动、会议和体育赛事的举办提供了契机,“展会经济”、“赛事经济”接连发力,餐饮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二、分项指数分析
客单价指数:止跌回升,假日经济效应显著
10月客单价指数为101,环比9月上涨8.8%,结束了5月以来整体下滑的态势,并首次突破了100基准线。假期餐饮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尤其是以中式正餐为代表的高客单价业态消费需求激增,推高客单价水平。
为进一步反映餐饮业消费价格变动情况,绘制餐饮业消费价格点数对比图(见图2、图3)。
从不同业态来看,受益于国庆假期和气候因素,10月中式正餐、快餐小吃及火锅这三类假期刚需或节令性较强的业态消费价格点数环比9月分别上涨4.9%、6.4%和2.4%。国际美食、烧烤和烘焙饮品的消费价格点数环比下降,原因与消费者习惯转变及季节特色促销活动(如“秋天第一杯奶茶”)相关。
以城市级视角来看(图3),10月一线、二线和三/四线城市的餐饮业消费价格点数实现全面回升,分别环比增长4.3%、5.3%和11.7%。数据上,一线城市餐饮业消费价格点数超越基期100水平线,凭借稳定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消费需求继续引领行业发展。二线及三/四线城市消费价格点数增幅大于一线城市,且三/四线城市增幅最高,反映出餐饮业下沉市场的强大活力。
订单量指数:订单大幅走高,线下体验与线上引流激发需求
10月订单量指数为115.1,环比9月增长14.4%。国庆中秋假期旅游餐饮、家庭聚餐、朋友聚会、婚宴商务宴等消费需求激增,部分餐饮消费因长假从9月底推迟至10月释放,推动了订单量的集中爆发。同时,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深耕假日经济,依托“必吃榜”、“品质外卖”、“扫街榜”等资源规划各类美食打卡探店活动,带动餐饮订单量线上线下双增长。
客流量指数:指数显著回升,出行人流与赛事会展共创高峰
10月客流量指数为103.6,环比9月增长16.9%。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4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庞大的跨区域人流带动旅游目的地餐饮客流的大幅增长,各地特色餐饮、老字号餐厅、商圈美食成为游客的必选项,为客流量指数贡献了巨大增量。同时,10月全国多地举办了多个大型赛事与会展,在国庆假期之外持续为提振餐饮消费赋能。从数据源上看,众多三/四线城市餐饮客流量出现暴增,也是推高客流指数的主要原因,这与当前旅游市场下沉的趋势一致,也同样能够印证下沉市场迸发的巨大活力。
为进一步反映不同餐饮业态的消费热度变动情况,绘制餐饮业消费热度点数对比图(见图4)。数据显示,在假期拉动下,10月各餐饮业态的消费热度点数均出现明显回升,呈现出典型的“节日驱动型”增长特征。其中烧烤消费热度增长最为明显,环比9月增长近40%,中式正餐、烘焙饮品环比9月分别增长30.8%和16.6%,增速分列第二、第三位。
总体上看,中式正餐、烧烤作为假期和社交餐饮消费的代表热度飙升。烘焙饮品、国际美食和火锅也借助节日与气候的优势实现不同程度的热度复苏。相比之下,快餐小吃作为日常刚需业态,表现更为稳健。
信心指数:经营体感明显好转,政策发力稳定市场预期
10月信心指数为98.6,环比9月增长25.1%。在经历了6月(77.3)、7月(75.0)乃至9月(78.8)的低迷后,10月数据基本恢复至100基准线。在客单价、订单数及客流量明显好转的情况下,从业者对行业的前景大幅改善。同时,10月全国多地继续出台促消费政策,一方面从消费者角度发放消费券/补贴、策划线下消费活动,同时也从经营者角度制定优化营商环境、降低经营成本的落地措施,帮助从业者提振信心。
三、结论与建议
假日经济效应显著,行业强势反弹。10月餐饮业消费指数大幅攀升,环比增长近15%,扭转了前几个月的疲软态势。这主要得益于国庆中秋超长假期带来的需求集中释放以及赛事会展活动激发的差旅消费需求。
行业增长的普惠性。本次增长并非单一依赖客单价提升,而是由订单量和客流量这两大规模性指标强力驱动,表明10月行业的复苏不仅集中在头部企业,而是惠及了业内众多餐饮商户,增长质量较高。
下沉市场与特色餐饮表现亮眼。消费热潮呈现出明显的下沉特点,二线及三/四线城市餐饮消费热度超越一线城市。假日期间,许多藏在街头巷尾的“烟火小店”和“地方特色菜”凭借独特风味成为游客打卡热点,表明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和消费者对特色体验的追求日益凸显。
进入淡季热度回落。10月由于长假加成,行业消费出现明显增长,但随着假日结束,进入11月行业将步入传统淡季,各项指标将出现正常回落。
2025年10月,中国餐饮业消费指数实现了标志性的V型反弹,总指数及各项分项指数均表现优异,订单量和客流量的增长明显,客单价稳健回升,经营者信心大幅改善。虽随着假期结束,预计餐饮消费数据将出现正常回落,但临近年底,企业年会、家庭聚会、年夜饭预订需求预计将迎来明显增长,餐饮企业可着重围绕小宴会、主题宴打造特色产品。步入秋冬季,火锅、烧烤、炖菜、煲类等能提供温暖感的菜品需求也将迎来快速增长,餐饮企业可巧用冬季时令食材打造营养美味、兼具社交属性的菜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冰雪季”即将到来,“冰雪经济”蓄势待发,具备区位优势的企业可留意当地是否举办冰雪主题赛事、会展、娱乐活动等,提前规划针对性营销方案,吸引潜在客群。
文末附注说明
1.指数架构说明:“中国餐饮业消费指数”由“客单价指数”、“订单量指数”、“客流量指数”和“信心指数”四项分指数构成。由于平台数据的可抓取性,指数中不包含团餐消费市场数据,仅反映社会餐饮消费市场情况。
2.指数数据来源:天财商龙、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数据;协会调研面向全国约100家餐饮门店回收的调研数据。
3.指数用于反映行业消费市场特征和变化情况,文中所有趋势性表述是在非极端条件下基于指数数据和当前行业情况做出的合理性推测,不作为投资依据,仅供参考。
END
往期报告
??
指数发布 | 中国餐饮业消费指数报告(完整版)(2025年9月)发布
指数发布 | 中国住宿业消费指数报告(完整版)(2025年9月)发布
中国住宿业消费指数报告(完整版)(2025年5月-8月)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