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提振消费相关政策,真实反映中国住宿餐饮业市场消费情况,以数据引导促消费政策精准发力,为行业发展提供可参考性建议,中国饭店协会每月公开发布“中国饭店业消费指数体系”,包含“中国住宿业消费指数(China Hotel Industry Consumption Index, HCI)”与“中国餐饮业消费指数(China Catering Industry Consumption Index, CCI)”,欢迎关注。
本篇发布的是“中国住宿业消费指数”。
一、指数总体结果:实现V型强力反弹
2025年10月,中国住宿业消费指数(HCI)为106.3,环比9月增长19.8%,呈现V字形强力复苏状态。指数结果达到5月以来的最高峰。今年10月国庆、中秋“合体”造就更长假期,消费活力得以充分释放:假期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加1.23亿人次;入境外国人75.1万人次,增长19.8%,内外需双重推动下旅游市场持续火爆,有力带动住宿业消费。月内全国举办多项重大赛事及展览活动,有效延续消费热潮。
二、分项指数分析
平均房价指数:假期效应明显,房价有力回升
10月平均房价指数为103.3,环比9月增长10.7%。假期住宿消费需求激增,在市场关系的自然调节下,热门目的地酒店定价策略普遍上扬,带动平均房价上涨。从类型来看,四类酒店的客房价格均出现明显回升,经济型、舒适型、高档型、豪华型酒店10月客房价格点数环比9月分别增长10.4%、10.4%、11.6%和10.7%,数据详见图2。
入住率指数:假期+赛事共同发力,全月入住表现稳定
10月入住率指数为100.1,环比9月增长9.5%。一方面,国庆中秋假期旅游市场火热,催生大量刚性住宿消费需求,9月住房预订集中在10月释放,推高酒店入住率;另一方面,金秋时节是展会活动高峰期,假期后全国多地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及展会活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假期消费热潮,入住率指数在10月全月仍然保持增长势头。而在经历了8月暑期旺季和9月淡季低谷后,10月入住率指数仍能迅速回归基准线,也表明住宿市场需求的基本盘非常稳固。
在线预订指数:预订前置本月微降,提前部署已成习惯
10月在线预订指数为102.8,环比9月微降1.4%,但仍高于100基准线。10月在线预订指数下降并非代表消费需求不足,而是大量住宿预订行为在9月提前释放所致。从整体看,在线预订指数基本在102这一水平线上浮动,相比其他指标更为稳定,侧面说明在线提前预订已成为消费者的稳定习惯,是住宿业消费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为进一步反映不同类型酒店消费热度变动情况,绘制住宿业客房消费热度点数对比图(见图3)。数据显示,四类酒店的客房消费热度点数在10月均出现明显回升,且逼近和超过100基准线。经济型、舒适型、高档型、豪华型酒店10月客房消费热度点数环比9月分别增长3.5%、4.9%、5.3%和6.4%。
酒店餐饮营收指数:为10月最大增长亮点
10月酒店餐饮营收指数为123.9,环比9月大幅增长74.8%,且超越8月暑期峰值。国庆中秋假期游客增加,亲友聚会、家庭团聚、婚礼喜宴等活动增多,正常商务邀请消费回暖,“生日宴”等小型主题宴会增长迅速;许多酒店紧抓假日经济主题推出“国庆套餐”、“团圆宴套餐”等特色优惠产品,吸引顾客消费,推动酒店餐饮营收大幅提升。整体上看,一方面,餐饮营收的大幅增长成为改善10月整体指数表现的重要因素,餐饮业务对于酒店增收的能力不可小觑;而另一方面,酒店营收指数明显的峰谷交替特征也说明当前酒店餐饮业务仍高度依赖外部事件驱动,尤其是大型节庆或活动,在可持续性与独立性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信心指数:行业预期转向乐观
10月住宿业信心指数为100,环比9月增长20%。从业者对经营状况的预期回到初始水平。10月各项核心指标(入住率、房价、餐饮营收)出现明显增幅,从业者看到真实收益增长信心大幅改善。
营收情况分析
整体来看,10月住宿业迎来了一轮强劲的营收增长。总指数攀升至106.3的高位,不仅显著扭转了9月的淡季颓势,更超越了8月暑期旺季的高点。本轮增长的核心特征在于营收结构的优化,对营收贡献的驱动力除了来自传统客房销售的“量价齐升”,也来自酒店餐饮业务的爆炸式增长以及在线渠道的稳定贡献。这标志着住宿业的营收模式正从依赖“卖房间”向“综合体验消费”加速转型,增长质量更高,行业韧性更强。
三、研判与建议
节后规律性回落。国庆中秋假期是2025年最后一组公共假日,进入11月后至次年元旦前住宿行业将步入传统淡季,酒店营收表现将出现规律性回落,各项指标或将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企业需做好预期和应对准备。
锚定宴会市场。临近年末,企业年会、商务宴请、家庭聚会、社交聚餐需求将逐步增加,圣诞夜、跨年夜期间的“仪式感”消费场景预计迎来明显增长。建议酒店企业围绕宴会客群,重点打造小型宴会、主题宴会、定制宴会等精细化、富有情绪价值的产品。
深耕在地资源。步入冬季,一年一度的“冰雪季”、“温泉季”即将到来,南北方游客“交换场地”式度假需求蓄势待发,并预计在次年元旦起开始释放。“冰雪经济”带动下,特色体育赛事、娱乐活动也将带来额外的住宿消费需求。建议酒店留意在地资源,确认特色活动日程,提前规划针对性营销方案吸引潜在客群。
2025年10月,中国住宿业在国庆中秋假期、大型活动和政策的多重驱动下,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消费指数回升明显,多项指标均显著改善,尤其酒店餐饮营收表现突出,反映出行业正逐步从单一客房收入模式向“住宿+餐饮+体验”的综合服务模式转型。在线预订习惯的持续稳固,也为行业提供了稳定的客源基础。尽管11月至元旦前行业将步入传统淡季,但随着年末聚会、圣诞跨年等消费场景的到来,以及冰雪旅游、温泉度假等季节性需求的释放,住宿市场仍具备增长潜力。建议企业继续深耕细分市场,强化产品差异化与服务质量,增强抗周期能力,在波动中把握结构性的发展机遇。
附注说明
1.指数说明:“中国住宿业消费指数(HCI)”由“平均房价指数”、“入住率指数”、“在线预订指数”、“酒店餐饮营收指数”和“信心指数”五个分项指数构成。指数基于酒店客房和餐饮销售相关数据计算,不包含康养、娱乐等收入。
2.指数数据来源:去哪儿、华客科技等大数据平台及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数据;协会面向全国30个酒店集团、约110家门店回收的调研数据。
3.住宿产品类型与市面常用住宿产品分级的对应关系如下:经济型-二星及以下、舒适型-三星、高档型-四星、豪华型-五星(铂金/奢华/顶奢)。
4.指数用于反映行业消费市场特征和变化情况,文中所有趋势性表述是在非极端条件下基于指数数据和当前行业情况做出的合理性推测,不作为投资依据,仅供参考。
END
往期报告
??
指数发布 | 中国餐饮业消费指数报告(完整版)(2025年9月)发布
指数发布 | 中国住宿业消费指数报告(完整版)(2025年9月)发布
中国住宿业消费指数报告(完整版)(2025年5月-8月)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