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日前于北京举办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机器人咖啡馆前排起了长龙。只见一位女士在屏幕上依次点击“美式”“标准糖”“标准冰”等选项并扫码付款后,多条机械臂便同时忙碌起来,放杯、加水、加冰、盖杯盖……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排队的顾客纷纷探头观看,眼中满是惊奇与期待。今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中国自主研发的食品加工机器人集群精彩亮相,这些精准协作的“钢铁臂膀”,生动展现了中国食品制造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型的最新成果。
机器人“大厨”帮餐企降本增效
今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专门设置了会客厅,会客厅外排队等候入场的观众队伍绕了几道弯,不少家长都带着孩子一起参观。“带着孩子一起来看看如今机器人的‘黑科技’。”市民黄沙抱起4岁的孩子,挨个儿跟会客厅里的机器人合影留念。
机械臂正在给包装袋贴标签
在会客厅的机器人主题餐厅“机器人焰究所”里,机械臂“酒保”引得人群驻足。各色酒液通过透明管道注入杯中,现场观众通过平板显示器点选饮品后,机械臂便精准抓取不同基酒、果汁,以最优的路径和角度完成摇和、搅拌或直调。尽管一杯15度的尼格罗尼售价高达48元,但仍吸引了不少观众频频下单。可乐机器人、饮料机器人、薯条机器人等正在制作的“赛博美食”也让人目不暇接,展现出“机”智生活的新图景。
伴随着刺啦一声,由橡鹿科技美膳狮小钢炮2K制作的滑蛋虾仁新鲜出锅。小炒黄牛肉、辣子鸡、芦笋百合、拔丝地瓜等多道菜品引得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这些“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成为了展位绝佳的“引流利器”。“机器人+菜谱程序+后厨智能管理系统的交付闭环模式,能实现‘餐饮经营者、消费者、厨师’三者利益共赢,一方面帮助现炒餐饮商家降本增效、规模扩张,另一方面保障消费者吃上新鲜现炒的食物,同时减轻厨师的负担,让厨师工作更体面。”橡鹿机器人总裁办总监李朝阳介绍道。
不远处,几位小朋友正围在煎饼果子机器前等待,只见金黄的鸡蛋在圆盘上均匀摊开,随后加料、折饼、装袋,全流程和人工制作相差无几。“我们已经在北京放置了20几台机器,平均日流水额能达2000元,我们有专门的渠道负责配送面粉等配料,以保障食品安全。”北京大虎智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胡文涛介绍道。机器不仅可以24小时连续工作,还能确保每一份餐点的风味、温度、呈现方式都达到设定标准。
来源:中国食品报
本文有删减
点击上图,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