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端午假期为消费活力的释放提供了重要窗口。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端午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出游1.19亿人次,同比增长5.7%;国内出游总花费427.30亿元,同比增长5.9%。
中国饭店协会开展的调研显示,来自全国各地近百家典型餐饮住宿企业在今年端午假期的营业收入较2024年假期增长4.9%,其中调研餐饮企业营业收入增长6.7%,调研住宿企业营业收入下降2.1%。调研数据显示,端午假期调研餐饮企业平均客单价为174.85元,客单价同比下降2.4%,客流量同比增长12.0%;调研住宿企业ADR(平均每日房价)为466.91元,同比下降2.9%;入住率为44.3%,同比下降5.2%。
整体上看,调研餐饮企业的情况总体好于住宿企业。营业收入与客流量的增长反映出餐饮消费市场需求旺盛,但客单价的下降也一定程度反映出行业内卷情况仍在持续。住宿企业调研数据则反馈出“量价齐跌”的挑战,在存量竞争的当下,打造特色化、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成为竞争关键。
节令消费也新潮
作为节令美食的粽子贯穿端午假期餐饮消费主线。聚德华天旗下鸿宾楼、烤肉宛、曲园酒楼、长椿街马凯餐厅、峨嵋酒家地安门店、护国寺小吃等门店面向消费者提供现包、现煮、现售的“鲜粽”产品。马迭尔西餐厅在乌呖特嘎旗舰店设立了包粽子体验区,让消费者在学习和品味美食中享受浓浓的节日文化氛围。除鲜粽外,广州酒家、楼外楼、海南龙泉集团等餐饮企业同步推出粽子礼盒,既有忠于传统的咸肉粽、枧水粽、豆沙粽,也有芋泥芝士、瑶柱栗子等新潮口味,还有融合本地特色的“靓汤粽”“鸡汤粽”“东坡肉粽”等,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选择。
诚然,粽子无法“征服”所有人的味蕾,但不吃粽子又少了过节的氛围,这种兼顾口味与节日仪式感的需求催生出以粽子为题材的新型节令消费产品。例如,上海老字号杏花楼推出“如意粽糕”,这是一种以粽子为外形、以白芸豆沙为主料的糕点,搭配玫瑰豆沙、豆乳芝士、青提油柑、海盐芝士燕麦等创新馅料口味,在平台内热销。巴奴毛肚火锅则推出粽子外形的慕斯甜点,主打抹茶、乳酪、红豆口味,吸引消费者到店打卡。这些创新节令消费产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日趋多元的消费需求,也照顾了过节仪式感所带来的情绪价值,让非遗文化与节令消费拥有全新的表达方式。
亲子出游正当时
今年端午节与“六一”儿童节无缝衔接,在小长假“遛娃”的亲子游成为拉动假期消费的一大热点。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端午假期亲子房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0%,景区三人及以上家庭套票订单量同比增长40%。
“吃住游”一站式服务的套餐最受亲子家庭消费者关注。飞猪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假期,包含住宿、玩乐、餐饮等权益的国内酒店套餐同比大增约20%。诸多酒店在假期推出亲子游套餐精准满足消费需求,如北京稻香湖景酒店在假期面向亲子游家庭设计水滑梯、乡村动物园、田间插秧、“我是小厨师——亲子包粽”等多种体验式活动,并推出“客房+乐园+温泉”的套票。安徽天鹅湖大酒店在假期举办“亲子手作——趣味包粽子”活动,并提供集住宿、餐饮、游艺为一体的亲子套餐。万豪集团与美团联名推出的吃住玩亲子套餐预订量同比增幅超过442%。这些一站式亲子服务产品为消费者创造了好吃、好玩、好住的假期体验。
数据来源:协会征集和网络公开数据整理